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大会简报7】擎旗奋进正当时 同心筑梦续荣光

时间:2025-10-15 15:56:01 来源:  作者: 阅读:

擎旗奋进正当时 同心筑梦续荣光

——第三代表团热烈讨论党代会工作报告侧记


10月14日,第三代表团在生科楼412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代表们精神饱满、踊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提建议、谋良策、话发展,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龚立新同志参加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显著成就。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反映了全校师生共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景,是指导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

龚立新代表说,本次党代会是在我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报告高屋建瓴,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一是高举服务旗帜,在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中彰显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是高校的职责所在,情感所系。我们必须将服务老区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围绕老区在“红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迫切需求,主动布局学科力量,引导科研资源向一线聚集。我们要建设好“大别山实验室”“大别山精神研究院”“河南省科技智库大别山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等平台和基地,让学校的智力成果精准滴灌到老区发展的沃土中。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中塑造未来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基,而交叉融合是未来学科突破的必然路径。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科技前沿,单打独斗已难以适应,我们必须敢于打破壁垒,优化学科布局,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一批跨学科科研团队。三是夯实人才基石,在加强团队建设与完善奖励机制中凝聚磅礴力量。完善科研奖励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将从项目、经费、平台等方面提供长期、稳定、集中的支持,着力培育若干支能够承接国家级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战略突击队”。

李军辉代表说,一是报告主题锚定新目标,勇担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显了办学特色与发展决心,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团结奋斗。二是对成绩进行总结,特别是对过去几年学校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深感自豪。三是从形势分析和目标任务上,对学校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面临形势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四是工作举措与任务部署上,报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内部治理改革等方面提出的具体举措切实可行。

尚红林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过去显著成就,科学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彰显了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一是总结成绩客观全面。系统梳理突破性进展,数据翔实、案例具体,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分析形势深刻,把握发展方向精准。既客观指出学校在学科整体实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又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是谋划未来科学务实,凝聚奋进力量。能够有效凝聚全校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为学校发展拼搏奋斗。纪委工作报告全面贯彻学校党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纪律保障。

胡波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刻透彻、判断精准,谋划未来高瞻远瞩、路径清晰,特别是报告中明确的 “123344”工作思路,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以“三基六化”强基工程为抓手,以“四项改革”为动力,迅速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组织工作的“施工图”,具体打算是“四个突出两个深化”,即“四个突出”突出政治引领、突出理论武装、突出基层基础、突出党管治党;“两个深化”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考评机制改革。

李向阳代表说,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谋划思路清,客观全面、催人奋进,是指导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对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认真做好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党委统战部将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引导党外人士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建功立业,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学校事业发展广泛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建议:进一步细化支持党外人士发挥作用的机制平台,把统战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丁其科代表说,党代会报告用11个“坚定不移”全面回顾上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取得的显著成绩,用6个“始终坚持”深刻凝练7年来的办学经验,用4个“新”科学分析今后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完整阐释“123344”工作思路和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为学校各项工作明确行动指南。机关第一党委将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树牢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师生理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服务师生水平。

严彬代表说,党代会报告政治站位高远,以教育强国、强省战略为经纬,全面总结过去7年党建与事业发展美丽画卷,科学擘画未来25年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充分彰显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坚强领导力、意志力和凝聚力。机关第二党委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强化五个“突出”为抓手,着力保持政治定力、奋进动力、实践韧力,精准把握机关党建高质量赋能机关高效能治理的重点和关键,持续夯实治理基础、提升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党建+数智化深度融合平台。

王永贵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系统总结取得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精准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与战略路径。纪委工作报告为我们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强保障。建议:以“学科群”建设为引擎,强力牵引“特色发展”与“转型发展”;深化“数字赋能”治理改革,为“四项改革增动力”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将纪委“监督保障”效能贯穿发展全过程。

张玉鹏代表说,两点思考:持续学习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围绕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比如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融合等,思考如何在学院、学科层面细化落实方案,深入推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建设。建议:加强社会学专业发展。

左智铖代表说,党委坚定实施“123344”工作思路和改革举措,用行动切实提交“教育强国、师大何为”的完美答卷。我要把本次工作报告的精神贯穿于平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全力做好教学科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思政完成教师的本职工作。

范少华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系统回顾七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教育强国、师大何为”的使命自觉,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征程。纪委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内容翔实,举措有力,部署清晰,将为我校奋力开启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建议:加强培养人才,突出建设学院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平台建立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朱茂磊代表说,报告中的学科建设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科建设阶段化。报告体现我校学科建设阶梯性推进的战略设计,符合高校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也契合学校学科建设实际。二是学科建设高阶化。报告分别明确2035年目标,体现我校学科建设充分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前瞻性和高阶化。三是学科建设特色化。报告不仅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在学科调整优化和学科特色凝练等方面有着十分清晰的布局。

段金龙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系统梳理学科建设突破、高层次人才集聚等关键成果,尤其提及学校更名大学以来的工作举措,精准契合我校的办学定位。纪委工作报告既点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也为教师队伍廉洁从教划定准则,让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更加可感可及。建议:加强科研奖励、科研结项评价标准的奖励机制,加强学科融合。

肖琪聃代表说,建议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与学科特色发展的匹配度,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发展上,有组织组建跨学科团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将科研兴校战略落到实处;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全程监督,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鲍鹏玲代表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切体会到,立校之基在于“师范”,而强校之魂在于“党的全面领导”。建议:1.构建“课程思政”专业支撑体系;2.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3.完善就业创业指导;4.支持教师挂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