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大会简报9】凝心聚力谋发展,擘画师大新蓝图

时间:2025-10-15 16:00:17 来源:  作者: 阅读:

凝心聚力谋发展,擘画师大新蓝图

————第五代表团讨论党代会工作报告侧记


10月14日上午,信阳师范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第五代表团分别召开会议,就“两委”工作报告展开深入讨论。各位代表结合所在单位、岗位、工作实际,踊跃建言献策,充分表达对报告的高度认同与未来工作的思考规划。王娟同志参加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党委工作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系统回顾过往成就客观全面,分析形势精准透彻,谋划未来蓝图清晰可行,“123344”工作思路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了科学指引;纪委工作报告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总结成效详实具体,部署任务重点突出,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筑牢纪律防线。代表们坚信,此次党代会的召开,必将凝聚全校师生力量,推动学校在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上实现新跨越。

王娟代表说,工作报告既坚守办学初心、总结发展实践,又锚定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谋划未来。工作报告以详实数据和鲜活案例,全面梳理过去七年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学校发展的坚实步伐。结合工作实际,王娟校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师范专业认证成果转化,联合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应对师范类专业挑战,针对生源萎缩、部分专业停招问题,规划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专业布局,推进工程认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内涵建设,以学科科研服务地方发展;三是优化办学条件与管理效能,升级教学实验室、宿舍等硬件设施,调整目标考核体系,将工作成效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激发全校干事创业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李舟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体现出以王文鹏书记为班长的第四届校党委领导班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会和坚定贯彻,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内在规律的深度认知和精准把握,对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深谋远虑和顶层设计,对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负责和深切关怀,彰显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立论定向的理论水平和政治魄力,统揽全局的战略胸襟和决策思维,创造历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殚精竭虑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党委工作报告中“强化开放意识”的论述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将组织全院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本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一届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林超代表说,本次党代会在学校发展关键时期召开,报告总结成就、分析挑战、谋划蓝图。建议学校精准表述“全国师范大学前50%”的目标,避免误解;加大学科专业优化力度,同步推进二级学院拆分重组,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更多热门急需专业支撑。全体师生需统一思想、勇于担当,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努力。

张雨雪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兼具“初心温度”与“发展力度”。报告锚定“师范本色”,与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范人才”定位高度契合,学院通过增设特色课程模块、建立三维教学质量监督机制、融入思政教育,构建起“师范属性”与“国际特质”兼具的教学管理体系;报告聚焦“开放赋能”,提出的拓展国际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等举措,为学院深化与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合作指明方向;报告直面“发展短板”,学院将从打造“双师型”国际教学团队、构建“全周期”教学管理闭环、深化“党建+教学管理”融合三方面发力,推动国际教育事业发展。

熊炎代表说,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总体感受可概括为“提气、醒脑、明向、聚力”。“提气”于学校七年辉煌成就,坚定发展信心;“醒脑”于形势研判,唤醒奋进自觉;“明向”于未来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院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等领域的发展路径;“聚力”于使命担当,学院将从“党建统领”筑牢根基、“立德树人”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交叉突破”锻造学科引擎、“服务赋能”提升社会贡献度四方面发力,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冯岩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令人震撼、鼓舞人心,总结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历史性突破,准确分析形势,提出“123344”工作思路。结合学院工作,将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突破口,推进特色、转型、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卓越工程师。会后将传达大会精神,带领全院教师贯彻“123344”思路,为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马文鹏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完全拥护。党委工作报告以“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为脉络,回顾党建、学科建设等成果,提出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蓝图立足实际、把握机遇;纪委工作报告构建严密纪律保障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结合工作实际,将全力攻坚工程教育认证,细化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紧跟AI赋能教育战略,探索AI+教学模式;凝聚基层力量,参与教学改革与志愿服务,提升基层教学科研质量。

蔡礼明代表说,参加信阳师范大学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党委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总结学校过往成绩与办学经验,提出“123344”工作思路,科学擘画发展蓝图,是高质量的行动纲领。作为数学与统计学院负责人,将带领全院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123344”工作思路落地,力争获批数学学科博士点,优化学科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数学学院奠定基础。围绕学院发展,提出四点思考与建议:一是聚焦博士点申报,精准对标补齐短板,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全校支持合力;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议优化“南湖学者奖励计划”,设立“中年骨干专项”,改革评价标准,提供平台型支持,强化“传帮带”激励,激活中年骨干教师力量;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智能+数学”跨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设立校级“教学杰出贡献奖”,提升教学荣誉权重;四是推动评价考核机制落地,建议出台分类评价标准,兼顾基础学科与不同岗位特点,强化过程管理与成果应用,让考核与资源分配、晋升发展强挂钩,引导教师聚焦核心发展目标。

韩英波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回顾学校七年伟大成就,包括更名大学、校园扩展等,分析发展形势,提出“123344”工作思路,将指导学校长期发展。结合分管工作,在博士点申报上,将成立专班,分解任务、精准准备材料,确保2026年申报成功;在科研工作上,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为龙头,依托学术团队开展研究,组织高层次学术会议,引进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博士点申报与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王霞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相互呼应,构筑学校发展四梁八柱。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学校七年突破性成就,明确“聚焦四个关键强支撑”部署;纪委工作报告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与研究生培养管理者,将以博士点申报为抓手,凝练数学学科方向,强化特色优势;从强化导师队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科教产教融合三方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期待学校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凝聚发展合力,发挥数学学科基础支撑作用,助力学校建设。

黄封林代表说,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学校过去七年在党建、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显著成就,剖析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123344”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思考,在人才培养上,需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拓展就业渠道,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学科建设上,要强化“国之所需”导向,布局优势与交叉学科,建立灵活资源调配机制;在人事制度上,需深化改革,改进职称评审与人才评价办法,激发全员干事热情。

孙艳歌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立足实际、紧扣时代,是学校发展的“指南针”与“路线图”。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历史性成就,强调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支部书记倍感振奋;纪委工作报告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为基层工作立规明矩。作为大数据智联教工党支部书记,将以AI大模型为抓手,创建“AI向党・智联先锋”党建品牌,通过开展主题党课、改革课程思政模式筑牢党建根基,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培育先锋力量,搭建校企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同时建议学校加大人工智能等特色学科支持,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柳春华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学校七年发展成就,剖析新形势,谋划“123344”工作思路,政治站位高、贴合实际、催人奋进;纪委工作报告为学校发展提供纪律保障。作为教龄20年的一线教师,深切感受到学校对师生福祉的重视与课程建设的投入。七年来,学校推出系列课程建设专项,投入经费翻番,支持教师建设优质课程,提升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将继续扎根讲台,打造“金课”,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李宝峰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学校七年跨越式发展成就,擘画高水平师范大学蓝图,具有极强指导性。结合教务工作,将锚定“建成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在学校“三步走”战略中找准方向;创新全面发展育人模式,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深化思政课改革,升级通识教育模式,设计“五育”模块;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推动AI与教育融合,加强教育改革研究;持续擦亮教师教育底色,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推进“本硕一体化”培养,构建特色教师教育模式。

贾祎珂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总结辉煌成就、分析形势、谋划未来,是凝聚人心的行动纲领;纪委工作报告总结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为学校发展提供纪律保障。作为学生党员,深感责任重大,将筑牢信仰之基提升政治能力,砥砺奋进之志锤炼过硬本领,严守纪律之规发挥模范作用,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大局,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时齐东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政治引领、师范本色、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导向,完全赞同。报告显示学校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彰显;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领先,“信阳师范”品牌影响力提升;廉洁建设创新开展,“清风信师”品牌成效明显,关键领域监督有力,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