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绘宏图凝群力 奋进师范启新程
——第八代表团讨论党代会工作报告侧记
10月14日,第八代表团于商学院会议室(经管楼310)集会,热议党委与纪委工作报告。审议时,代表们细研“两委”报告,纷纷表态坚决拥护、完全赞同。李荣胜同志参加了讨论。
众人一致指出,“两委”报告政治站位高,紧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教育战略全局;目标导向明,精准擘画学校未来发展蓝图,为各项工作导航定向;任务举措实,针对学校现实问题与发展需要,提出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经审议,代表们思想统一,将贯彻报告精神,宣讲内容、制定策略,以全新姿态投身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
李荣胜代表说,第八代表团认真学习、审议“两委”工作报告,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对两份报告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党委工作报告“含金量”高,报告彰显政治高度与发展远见,系统总结过往成就,精准分析形势挑战,科学确立目标思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纪委工作报告“含严量”高,报告体现职责使命与严实作风,明确未来工作任务,履行好纪委监督专责必须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纪委将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及“自身建设”上发力。纪委工作将聚焦党委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国之大者”、护航“发展大事”、压实“主体责任”。
刘党英代表说,作为学校纪检战线同志,我参加大会并学习“两委”工作报告后完全赞同。党委工作报告展现成就、提出思路,要求纪检融入大局护航发展;纪委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明确任务,强调应对风险。接下来,我们要强化政治、日常监督,严明纪律,推进“三不腐”,锻造队伍,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李辉代表说,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学校成就、分析形势、擘画蓝图,“三步走”战略指引方向。纪委工作报告翔实得当,与党委报告呼应。作为基层党委负责人,我将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贯彻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建,推动学院发展,贡献基层学院力量。
王振海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目标明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催人奋进。作为巡察办负责人,我将扎实推进巡察向纵深发展,从谋划覆盖、紧盯整改等六方面发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李文田代表说,作为基层学院代表,学习“两委”工作报告后我高度赞同。我们站在新起点,坚守教师教育初心,深化内涵建设;突出师范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牌;推动学科专业优化,激发发展动能。以党代会为起点,携手书写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
杨轶中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内容全面且深刻,既回顾成就、分析形势,又谋划未来。党委工作报告指明方向,尽显谋发展决心;纪委工作报告展现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作为党员代表,我将严格落实大会精神,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邱海洋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让我深受鼓舞。过去七年学校成绩斐然,民生关怀温暖人心。接下来,学报将紧扣目标,强化意识,着力发展,聚焦关键,坚定“重返北大核心”信心,成为学校建设的“学术名片”。
周晋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系统总结过往、科学谋划未来,还指出过去七年学校深化改革实现突破。我将结合继续教育工作分享改革发展历程,包括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创新举措及成果,凸显工作继续教育成效与价值。
周经兵代表说,我认真研读“两委”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完全赞同。党委工作报告站位高、成就显、方向明;纪委工作报告务实且突出,清醒认识形势、部署强。作为纪检老同志,我提三点建议:深化政治监督、聚焦重点防控、建强纪检队伍。
赵明民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站位高、目标明。财务部门七年优化资源配置,收入等增长明显。下一阶段,财务处将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从开源节流、三保为要、服务至上发力,推动财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徐志芬代表说,我深切感受到“两委”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要求,为基层学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郭鹏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站位高、指导性强,总结成就、明确战略,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纲领。作为二级单位负责人与党员代表,我将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为首要任务,结合资产管理部门工作实际,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黄杰代表说,“两委”工作报告站位高、定位准、举措实,为学校发展提供纪律保障。我将从清廉科研、制度建设等六方面落实报告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为建高水平师范大学发力。
彭荣胜代表说,对学校“三步走”战略的体会:在战略时序上与国家发展进程高度同频,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发展路径上构建了清晰可衡量的阶梯式目标体系,展现了科学的规划水准;在目标定位上兼顾了现实基础与前瞻视野,凸显了深远的战略眼光。
韩月华代表说,作为基层学院党员代表参会,我深感参会光荣与责任。“两委”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其 “突出基层基础” 要求为党务工作指明方向。我将从筑牢组织堡垒、激活党员作用、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发力,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为建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潘登代表说,通过提升对师范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化与基础教育的协同融合和创新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凸显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擦亮教师教育这块“金字招牌”,坚守师范报国的初心,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共同为推动我校师范教育再上新台阶!